智慧社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現已成為新一代的長者;相對於其父母輩,他們通常更健康、有更佳的教育水平和財務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長壽。
香港的長者中心在推動「積極老齡化」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長者中心再想像」社創研討會透過與長者中心不同持份者合作,一起構想能滿足新一代長者需求的方案,打破傳統模式的局限,使長者享受更豐富多姿生活。
長者中心活動資訊網站
建基於共創團隊在工作坊創建的原型,我們與Studio Doozy合作,為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林植宣地區老人社區中心設計「Go Active」線上活動資訊網站。
在建設網站的過程中,我們邀請了不同持份者參與設計,包括長者地區中心的會員和職員,以及公開招募的長者,為建立年齡友善網站提供寶貴意見。
靈實長者地區服務的社工與其會員,在疫情期間,錄製《聲聲相識星期二》網上節目,以音樂連結中心會員,試驗將長者活動虛擬化。
隨著《聲聲相識星期二》網上節目的錄製工作漸上軌道,我們邀請了商業電台DJ黃志淙及馬騮搣作為嘉賓講師,以Zoom會議形式為長者中心的會員舉辦《我要做DJ》訓練班。老友記從專業DJ身上學習製作廣播節目的知識和技巧之餘,也嘗試透過聲音和音樂將自己想表達的訊息傳遞給其他人。
延續共創工作坊上構想的設計方案,我們與聯同設計顧問Eureka及技術顧問Roborn, 為東華三院方肇彝長者鄰舍中心設計一個促進中心與長者溝通的機械人「東仔」。除了可以查詢中心活動外,我們想像「東仔」可以與長者有更多日常的交流,關心和問候老友記,甚至會講笑話呢!
長者鄰舍中心的長者會員在行動項目階段參與共創工作坊,一起創作機械人「東仔」的外貌。
長者嘗試與機械人原型交流,並述說他們對機械人的意見,為設計師提供有用的回饋。